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商发展局网站
首页 > 投资环境 > 历史沿革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历史沿革

时间:2015-08-31 10:52:14 来源:best365体育在线 作者:打印本文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成立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州。也是我国惟一的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

克孜勒苏境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既有从事定居农耕的土著民族,又有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民族。历史上,羌、伊兰、粟特、塞种、月氏、乌孙、匈奴、处月、样磨、回鹘、黠戛斯、葛逻禄、鲜卑、铁勒、柔然、突厥、口厌哒、吐蕃、契丹、蒙古、汉人及其他土著民族曾在这里从事农耕、游牧、狩猎生产,共同开发建设这块土地。他们不仅在这里生息繁衍,而且在这里驰马逐鹿,争雄称霸,有不少部族曾在这里成就霸业,建立王权,对这里实施统治。

现代,克孜勒苏依然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1954年自治州成立时,境内有柯尔克孜、维吾尔、汉、塔吉克、回、满、塔塔尔、蒙古、哈萨克、锡伯、乌孜别克等11个常住民族。这些现代民族中,有的是由当地古代民族在长期生息繁衍中形成的,有的是近代或现代由外地迁入的。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乌恰、阿合奇两县及阿克陶县和阿图什市的牧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阿图什市和阿克陶县平原农区;汉族主要分布于自治州各地的城镇;塔吉克族主要分布于阿克陶县的塔尔塔吉克族乡;回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等族人口较少,大部分散居于各城镇。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汉代就出现于我国史籍之中,史称坚昆,原居叶尼塞河上游一带。汉代,坚昆隶属于匈奴的统治,汉朝远嫁匈奴的 王昭君以及降将李陵,都曾留居坚昆部,其后代也都融入坚昆人之中。

到了唐代,柯尔克孜已发展成我国北方一个强大部族,史称黠戛斯,并且建立了隶属于唐王朝的黠戛斯汗国,是唐王朝的北部屏藩。元、明时期,柯尔克孜被称作吉利吉斯,大部分仍居叶尼塞河流域,朝庭设断事官以治之。这一时期,柯尔克孜不仅有较发达的畜牧业,而且发展了初具规模的农业、织造业、冶铁业和渔业,打造舟楫,撒网捕鱼已成一大特点。明代柯尔克孜族逐步在天山地区和帕米尔高原上兴起。清代称柯尔克孜人为布鲁特,意为“高山牧人”,柯尔克孜族已经成为闻名天山南北的畜牧大部。

历史上,柯尔克孜族有过多次西迁,西迁的路线是从叶尼塞河流域经阿勒泰、伊犁河谷、天山,到达帕米尔高原。经过汉、唐时代两次西迁,托什干河谷(今阿合奇县一带)已经是天山柯尔克孜人的主要游牧地。到五代十国时,南黠戛斯已经形成,实际控制着喀什噶尔、乌什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16世纪中叶,由于沙俄的东扩,侵入叶尼塞柯尔克孜地区。柯尔克孜族全民族的抵抗进行了大约1个多世纪,最后被迫离开发祥之地,举部西迁。到18世纪初,完成西迁的柯尔克孜族开始在帕米尔高原、天山山区重建家园。

柯尔克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乞卜察克语支。我国柯尔克孜族使用的文字是以阿拉伯文字母拼写的柯尔克孜文。

柯尔克孜族是以经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其生产、生活习俗有着游牧民族的典型特点,剽悍勇猛、诚实守信、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柯尔克孜族是马背民族,其骑马跨驼技艺相当娴熟,民间体育和游戏多为马上活动,如马上角力、马上拾银等,刁羊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极为发达,著名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与《江格尔》、《格萨尔王传》齐名的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里的瑰宝。

柯尔克孜是跨境民族,与克孜勒苏自治州毗邻的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居民吉尔吉斯人与我国柯尔克孜人原为同种同族,他们是根据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人随地归”的原则,在勘界时划归沙俄的。

柯尔克孜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的千山万水之间。柯尔克孜人民对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着浓厚的感情。“山是柯尔克孜人的父亲,水是柯尔克孜人的母亲”,这句柯尔克孜人的古谚语,充分表达了柯尔克孜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深情。历史上,柯尔克孜族人民虽然屡受外敌侵略、威胁,但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在强敌面前,从不屈服。尤其是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更是英勇顽强,不屈不挠,表现出柯尔克孜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淳朴的民族本色。柯尔克孜族人民以其血肉之躯,终年固守着千里边疆,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巍然屹立在边境线上,被誉为“守边民族”。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