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商发展局网站
首页 > 投资环境 > 人口民族

新疆乌鲁木齐市人口民族

时间:2015-07-21 12:29:27 来源:best365体育在线 作者:打印本文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市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全市常住人口[3]为311255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08183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30725人,增长49.51%。年平均增长率为4.10%。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133835户,家庭户人口为279284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7人减少 0.41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10775人,占51.75% ;女性人口为1501784人,占48.2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98下降为 107.26。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27911人,占13.75% ;15-64岁人口为2435571人,占78.25% ;65岁及以上人口为 249077人,占 8%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2.8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2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15个百分点。

    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2331654人,占总人口的74.91%,各少数民族人口780905人,占总人口的25.0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764092人,增长了48.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66633人,增长了51.85%。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76887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62818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89378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57201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5330 人上升为24702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3081人下降为2018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9183人下降为2871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20798人下降为18378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68208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3666人,文盲率[5]由3.93%下降为 2.19%,下降1.74个百分点。

    乌鲁木齐市有汉族2331654人。(摘自2010乌鲁木齐统计年鉴)

    早在公元1世纪后,汉朝政府设在西域地区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先派遣汉族田卒垦民,来到乌鲁木齐大草原上垦荒务农,开辟了“丝绸之路”新北道。唐朝政府为了促进新北道的繁荣和发展,公元640年在乌鲁木齐东部的达坂城地区建立西海县。公元648年又在乌鲁木齐东南部的平原地区建立轮台县,公元702年,在乌鲁木齐西部九家湾地区移民屯田,明清以后,从内地各省来此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及文化事业逐渐增多。清乾隆年间,汉族人民除随征士兵驻守乌鲁木齐屯田外,还有大批陆续从内地移来垦荒务农。光绪初期,左宗棠、刘锦棠率师击溃阿古柏的入侵,其部下多是湖南、湖北、四川等人,事平后其中一部分留居乌鲁木齐;还有随军做生意的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的人也成批而来,民国初期,陕西、甘肃两省的贫苦人民陆续来新疆谋生,其中部分落户于乌鲁木齐。民国22年2月,东北抗日义勇军的6000余人绕道苏联抵达乌鲁木齐,这批人后来大部分定居于此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乌鲁木齐的汉族人口增长较快,除自然增长外,多为进疆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由内地调来的干部、工人、科技人员以及多年来由国家统一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大都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1958年──1963年,上海、北京、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市的汉族青壮年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有2万余人分三批先后迁来乌鲁木齐。兰新铁路通车后,甘肃、宁夏、青海、陕西、河南等各省的汉族人民纷纷自发来乌鲁木齐从事生产经营等建设性劳动。纵观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生息繁衍在乌鲁木齐这块美丽土地上的汉族人民与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互相支援,为乌鲁木齐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乌市有维吾尔族人口309853人。(摘自2010乌鲁木齐统计年鉴)

    维吾尔族是乌鲁木齐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汉文书籍曾有“袁讫”、“韦讫”、“回讫”、“回鹘”、“畏兀儿”等不同音译。维吾尔族在乌鲁木齐有其悠久的历史。解放前市区内的维吾尔人多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维吾尔族的职业结构产生很大变化。如今,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随处可见。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麦西来甫”(聚会)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维吾尔族的民族建筑、民族医术都以独有的民族特色而闻名。维吾尔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婚俗一般经过恋爱、相亲、订婚然后结婚,丧葬按伊斯兰教教规实行土葬。维吾尔人禁忌吃猪肉、驴肉。主要节日有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

     乌鲁木齐市的回族在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上仅次于维吾尔族位居第二,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县及天山区、沙区、头屯河区。乌鲁木齐的回族使用汉语汉文。信仰伊斯兰教。回族的婚姻现在已废除了包办买卖婚姻,但形式上还保留了一些传统婚姻习俗。成年男女自由恋爱,仍要通过媒人提亲,送上“开口礼”。丧葬按伊斯兰教教规实行土葬、葬礼简朴。市区的回族戴白色小帽、穿白布衬衫、黑坎肩、饮食一般恪守伊斯兰教的戒律规定,回族风味小吃拌面、炒面、烩面、油糕、凉粉、凉皮子和羊肉泡馍深受各族人民喜爱。主要传统节日是“大尔吉”(又称“开斋节”即“肉孜节”)和“小尔吉”(又称“宰牲节”即“古尔邦节”)

    乌鲁木齐市有哈萨克族人口67483人。(摘自2010年统计年鉴)

    乌鲁木齐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县南山、东山等牧区。哈萨克族牧民,每年在春、夏、秋三季都住在可以拆卸携带的圆形毡房内,冬天搬到山顶土房和木房里,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及独特的民族工艺美术制品,不论男女都擅长骑马。有叼羊、赛马、姑娘追、摔跤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葬礼除按伊斯兰教规举行外,还有较独特的习俗,死者埋葬后,亲友要给死者家里送食物、白布和牲畜,以示慰问。第七、第四十天都要宰牲祭祀。死者生前骑乘的马在主人死后要剪去尾巴,任何人不能再用。年纪大一点或社会影响较大的人,在葬后一周年时,要杀掉生前乘马,将马头放在树上或高崖上表示敬重,马皮割成若干条块分给大家。饮食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食,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

    满族大部分居住在市区,通用汉语汉文,他们是在清代被调派新疆驻防的八旗官兵后代,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内地迁入的。在早先,长幼男女都有严格的界限,父子不同席、婆媳不同桌,结婚分定亲和完婚二个阶段,完婚时先娶新娘后接喜客。在当代婚姻自由的社会时代里,这种旧的婚姻形式已不多见。满族过去忌在西炕或北炕上死人,死人入棺后由窗户抬出,一般实行土葬。现在除土葬外其它习俗已废弃了。满族十分重礼节,晚辈对长辈很尊敬,子女们早上起的很早,先烧水泡茶,然后向长辈请安问好。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信仰喇嘛教,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蒙古族的歌舞带有浓郁的草原文化特色。马头琴是蒙古族代表性的乐器。蒙古族人民的“那达幕”大会在每年7- 8月间举行。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蒙古族同姓不通婚,丧葬有土葬、火葬、天葬三种形式。50年代后,一般都实行土葬。传统服装很有特色。男女老少都爱穿镶边的蒙古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市区蒙古族人的饮食变化很大,都以粮食蔬菜为主,辅以牛羊肉和奶制品,喜喝奶茶。

    锡伯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市区内从事各业。锡伯族兼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语。锡伯文是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延用至今。锡伯族妇女喜穿旗袍,男子穿对襟短衫。以面、米为主食,喜喝奶茶,食酥油、奶油等乳制品,忌食驴、马、狗肉。锡伯族妇女擅长剪纸和纸糊。射箭是锡伯族人喜爱的传统项目。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是锡伯族西迁与父母兄弟姐妹分别的纪念日。锡伯族人也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生活在乌鲁木齐市的锡伯族在居住、家庭婚姻方面现在已与汉族基本相同,过去信仰多神教,还有信奉萨满教、喇嘛教的,普遍重视祭祖扫墓。

    俄罗斯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市区里,多数信仰东正教,每当传统节日“复活节”、“圣诞节”之际,男女老幼欢歌起舞是俄罗斯族的特点。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喜用三弦琴和手风琴等乐器。在婚姻方面禁忌叔伯姑表近亲结婚,但对与其他民族通婚不加限制。俄罗斯族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住宅整洁,注意饮食卫生。一般家庭主妇都会制做各种花色的主食品和奶制品。在服饰方面,传统的服装是男人穿西装,妇女穿花色连衣裙,尤其喜欢戴色泽鲜艳的方头巾。

    乌孜别克族大部分居住在市区,从事文教卫生工作和商业、手工业。乌孜别克族名称,来源于14世纪时的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乌孜别克意思是“自己的领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衣食起居和维吾尔族大致相同。乌孜别克族人能歌善舞,民族乐器有都它尔和弹拨尔。传统服饰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风味食品有“库尔达克”(洋芋炖肉)“那仁”(熟羊肉块和面条葱头、酸奶搅拌在一起,浇肉汁,加上佐料用手抓食)。乌孜别克族的剌绣工艺精美、“派提努斯”花盘深受喜爱。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喇嘛教。儿子结婚后与父母不分居,家庭成员一般包括三代直系亲属。传统服装是男子常戴用皮子或毡子制作的高顶方形卷沿帽和两侧有突出护耳式的帽子,穿无领长衣“裕禅”,内着绣花边的圆筒皮靴。饮食主要有烤馕、面条、包子及马、牛、羊肉,喜吃圆白菜、洋葱、土豆等,爱喝马奶、酸牛奶和奶茶。民间乐器有“考姆孜”(三弦琴)和“克雅克“。

    塔塔尔族散居各区和乌鲁木齐县。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酷爱戏剧、音乐和歌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此外还过塔塔尔族特有的传统节“撒班节”,也叫犁头节或春耕节。塔塔尔族的服装很别致。男子在冬季喜戴黑色毛皮帽,夏季喜戴绣花小帽,穿白衬衣,外加黑色齐腰短背心或黑色长衫,裤子一段为黑色;女子戴镶有珠子的小花帽,外面再罩上一块大纱巾,穿黄、白、紫红色连衣裙。塔塔尔族特色食品有“古拜底埃”(大米加奶酪酥油,再加杏干烤制的一种饼)、“伊特伯里西”(做法同上,材料以南瓜为主,再加大米和肉)、油煎肉等。

    达斡尔族大多是清乾隆年间被征调从军来疆的达斡尔族的后代,多居住在市区内从事各业。乌鲁木齐市的达斡尔族人由于长期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和劳动,相当一部分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语言。清代借用满文,辛亥革命后普遍用汉文。服饰近似蒙古族,饮食以面食为主,喜食肉、奶。达斡尔族同姓禁止通婚,男女缔结婚姻,要经过订婚、过礼,迎娶三个阶段。丧俗实行棺殓土葬。过去曾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最大的节日是春节。正月十六是“黑灰节”,人人都往脸上抹黑,据说要是不往脸上抹黑,这一年就不吉利。

    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由于民族交往频繁,乌鲁木齐市许多塔吉克族人兼通维吾尔族语和柯尔克孜语,普遍使用维吾尔族文。塔吉克族能歌善舞。舞蹈多模拟雄鹰展翅、飞翔回旋的动作。在民间古老的传说中,鹰是英雄的象征。主要乐器有“那伊”(短笛),是用鹰的翅膀骨做的。信仰伊斯兰教伊斯玛依派。主要节日除古尔邦节和肉孜节以外,还有每年3月的“迄脱乞迪尔节”(春节)和斋月前的“巴罗提”节。塔吉克族的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顶帽,女子戴圆顶绣花圆帽,缀有后帘可保暖,男女都喜欢穿红色的长筒尖头软底靴。最佳饮食为牛奶煮米饭、牛奶煮烤饼和手抓羊肉。
乌鲁木齐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世居民族13个。除汉族外,世居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回、哈萨克、满、锡伯、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俄罗斯、达翰尔族。目前,乌鲁木齐市有少数民族51个。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2331654人,占总人口的74.91%,各少数民族人口780905人,占总人口的25.0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764092人,增长了48.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66633人,增长了51.85%。

    乌鲁木齐少数民族遍布市辖7区1县。有75% 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城市里,维吾尔族、回族有相对集中居住的区域,其他少数民族则是分散杂居,全市每条街道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海内外宾客一来到这里,就会被这座城市独特的、色彩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所吸引。从城市建筑到庭院设置,从家具器皿到饮食服装,从长幼礼仪到婚嫁习俗;你随时随地能感受到一种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